近日,一则“影院reaction已经假出境界了”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在标注某电影观影现场的视频画面中,女观众戴头纱独自观影落泪,电影散场她仍沉浸在悲伤中,另一位女生为其擦泪并给予安慰。这一视频激起不少网友的反感,他们纷纷晒出看过的此类电影宣传视频,并评论这类视频“尴尬”“虚假”“烂片既视感”“都是演员演的”。在拍摄观众观看电影反应的情绪短视频成为各大片方营销必争之地的今天,乱象背后的动因何在?
4月19日,影评人谭飞受邀做客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节目,犀利点评短视频情绪营销乱象,与广大观众朋友共同探究电影营销的真正门道。
【资料图】
营销过头观众不傻
假性感动效果失真
电影营销越来越“卷”,为何观众越来越“倦”?在“卷”和“倦”背后,做客《今日影评》的谭飞看到了观众最不喜欢的一个字——“假”。以前文所述短视频为例,他直言穿婚纱进电影院本身就逻辑不通,被拍摄镜头是正中特写更不像真实发生。而对于“狗都哭了”的营销,他也指出是为营销而刻意捕捉的,对于反应过于夸张的“哭托”或“笑托”,观众也并不傻。
为探求此类短视频拍摄“猫腻”,《今日影评》特别分别采访到一位曾参与过观影团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和一位曾参加这类短视频拍摄的观众。据观众介绍,有偿电影宣传招募有500元一次的,需要在观看相应场景时“感动”到哭,开始前会对主要剧情、“感动”的点进行讲解,也会要求观众哭得伤心一些。而据观影团工作人员介绍,电影“甲方”的要求“越来越卷”,必须有各种演员级别的表演才能满足,会有群演头子帮忙组织,但其实做得太过,效果“挺失真的”。
虚假营销害人害己
行业联合共同抵制
结合采访反馈,做客《今日影评》的谭飞直言“触目惊心”。他指出,这和虚假广告欺诈是一个道理,是劣币驱逐良币,把烂片包装成还不错、令人情绪反应强烈的电影,会让出品方不再认真做电影而是专注营销,也令真正做好电影的人心寒,带来“还不如随便拍一部”的心理。此外,谭飞认为这对观众的伤害也很大,会令观众对电影失去信任根基,而投资方及行业之外的评论者也会看扁电影行业,觉得一切都是造假而来的虚假繁荣,进而降低投资信心,带来恶性循环。
有了这么多“狼来了”的故事,此类低级营销短视频还有活路吗?谭飞对《今日影评》遗憾表示,尽管一些短视频平台在采取措施,但目前收效不大。在他看来,平台应继续坚持抵制,而一旦营销令观众反感,营销公司及片方也应该改变手法,尤其质量好的电影更不要用这种方式。“行业也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向那种虚假的情绪营销说不,让这种虚假营销走开的话,我觉得这个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好。”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黄金时间,点亮你每一个光影之夜。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